由于制造业占我国经济比重较大,因此《中国制造2025》一经发布就引来了业界的热烈反响。在刘烈宏看来,推出制造业升级计划既是必要之举,也是众望所归。“此前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不再需要制造业’了,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事实证明,发达国家在‘丢掉’制造业以后叫苦不迭,而美、德、英等发达国家先后提出‘再工业化’也不乏深层次原因。”
“从全球的情况看,‘中国制造2025’来的并不晚,基本与国际上工业化大国同期,这也是这一计划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刘烈宏这样表示。他任总经理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子”)不仅是中国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同样也是制造业占比较重的企业,“制造业在中国电子业务占比大致在 65%左右,这也使得中国电子必须直面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刘烈宏称。
鹤壁市华维测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鹤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鹤煤集团科技处下属的科技型实体企业,主要承担鹤煤集团
煤矿、
选煤设备、
煤仓、
料仓、
破拱、
空气炮及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改造、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力量雄厚,机加工艺完善,产品检验及使用环境标准规范,质量管理严格遵循国际ISO:9000认证标准,实施产品“三检”制度,即用户使用验收制度,产品质量跟踪制度,售后信息反馈制度。倾心打造稳定、可靠、具性价比的工矿自动化产品。
制造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就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刘烈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好在,外国同行的一些做法可以被参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前,刘烈宏刚刚完成对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ElectricCompany,简称“GE”)的学习考察。“在本轮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制造业企业需要重新定位。即便是此前生产服务业占比很高的GE,也正在重回制造业集团的定位。GE刚刚宣布,出售整个金融业务和一部分房地产业务,同时收购法国工业用电巨头阿尔斯通的能源部门,以补齐在发电行业的短板,并将能源、发电、装备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来说是重回工业集团。翻阅GE历史可知,金融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占到其利润比重的60%。卖掉这些赚钱的业务,GE在未来很可能将以科技公司或制造业公司的角色长期存在。”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在产品研发方面,采用CAD绘图、三维造型、模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手段,不断追求智慧的无限提升,实现电器科技与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在工矿自动化设备领域不断创新,引领市场,成就经典。全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接、程控氩弧焊、数控模数加工、精密压力铸造、智能静电喷涂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产品性能。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优良的制作技术,使得产品尽显一流品质。
早在“中国制造2025”尚未提出时,刘烈宏在与上述国家产业界和政府人士进行交流时就了解到,这些国家失去制造业之后,不仅GDP受到影响,还影响到了就业:“虽然有一种说法认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要远高于制造业,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设计、管理和服务工作,很多人还是需要在制造业找到就业岗位。同时,如果制造业缺失,那么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相关业态也会减少,比如物流业。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一国之重要程度不容小觑。”他同时表示,对于我国来说,如果不振兴制造业,将来也要面临就业的问题。
联系电话:0392-3280885
手机:13603920885
邮箱:farvict@126.com
地址:鹤壁市 高新技术开发区 金山工业区 淇山路39号
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经过10年奋斗,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同时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