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392-3280885
手机:13603920885
邮箱:farvict@126.com
地址:鹤壁市 高新技术开发区 金山工业区 淇山路39号
从电网的功能定位看,本应处于交换环节的电网企业因其垄断优势,处于整个行业的核心地位,在承担电能商品流通功能之外,既涉足电力生产环节,又涉足电力消费环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垄断购、售电业务阻隔了电能生产和使用者的交流、影响价格信号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部分地区对不同发电企业实施歧视性接入有碍公平竞争等。这些问题,既不利于提高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更阻碍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5号文”曾提出的大用户直购电,囿于电价机制不到位,长期以来没有取得进展。当前出现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不断下滑,装机容量过剩局面,与目前体制下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之间存在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侧信号不能及时反馈到生产侧密切相关。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要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创新思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不断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本文对如何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但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缺失、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要通过深化改革,还原电能的商品属性,让电价走向市场化,以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并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交换对生产和消费都有重要作用。电力行业的发、输、配、售四个环节,分别对应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输、配是电能商品的交换环节,居于社会再生产的交换范畴。“5号文”厘清了发、输电之间的关系,由此成功实施厂网分离后,我国电力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很快摆脱了缺电局面,但由于输、配、售环节改革没有取得突破,输配电价不独立、电网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成为了制约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互联网+”不仅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引入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正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电力行业要融入到“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不仅要做到技术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观念上也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