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行业空间】锂电池回收爆发在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156亿元
锂电池回收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是构筑产业链闭环的关键。梯次利用通过延长利动力电池使用期限的方式实现经济;原料回收通过直接收回元素实现经济性。同时锂电池回收具有环保的必要性。
政策框架明确,细则不断落实推动回收市场发展。针对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国家已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建立起政策框架,相关细则亦在推进。
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首批退役潮,预计202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56亿元。动力电池快将在2018年迎来首批退役潮,未来三年将快速增长;根据不同材料体系锂电池的回收价值,我们预计至202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56亿,2017-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40.84%
【行业格局】商业模式已具雏形,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或将成主角
“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框架性商业模式正在不断优化。通过与动力电池和整车厂商的积极合作,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回收网络。“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商业模式已具雏形。
动力电池生产者在磷酸铁锂的梯次利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磷酸铁锂电池适于梯次利用,其关键技术在于离散整合和全生命周期追溯技术;动力电池生产者兼具技术和渠道优势,在梯次利用领域优势明显。
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综合效益高,需求放量后将成为市场主角。三元材料具备很高的资源化回收价值,而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使其具有降成本意义;乘用车放量将拉动其回收需求,未来或成市场主角。
【核心驱动】专业化处理企业优势显著,延伸至三元材料者盈利更强
湿法技术日渐成为主流,多种技术发展综合提高回收效率。干法回收工艺流程较短,多用于锂电池中金属的分离回收初步阶段;湿法是以各种酸碱性溶液为媒介进行金属元素提取,是技术领先企业所采用的主要回收方法。干法、湿法等多种技术综合利用可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
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相较于动力电池生产者,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尤其在技术、资质和环保配套方面优势明显。随着锂电池回收市场的爆发,规模效应凸显,技术储备深厚的专业化处理企业将率先获益。
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专业化处理企业盈利能力更强。通过测算,生产销售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相比其原料可以获得显著增值;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回收企业盈利能力更强;此外,可由此直接“对话”锂电池生产企业,获得其退役电池及生产废料等渠道优势。
【投资策略】
我们看好技术领先、产品优质、具备丰富经验和相应资质的锂电回收专业化处理企业,推荐关注3家优秀新三板企业:
芳源环保:掌握三元材料前驱体技术,实现对松下供货
西恩科技: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商,主打电池级硫酸镍
金源新材:湿法资源回收技术成熟,钴产品质量高标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梯次利用效益低;竞争破坏行业生态。
1锂电池回收市场已处于爆发前夜,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
1.1 锂电池回收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是构筑产业链闭环的关键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锂电池的容量、放电效率以及安全性等各方面性能均会出现明显下滑。对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应用需求的锂电池,回收可以有效发挥其“剩余价值”:对于应用于消费类场景的钴酸锂、三元材料锂电池,可以回收其中的锂、钴等金属元素及外壳;而对于结构和组分更加复杂的动力电池,则有梯次利用和原料回收两种模式:(1)容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要求,但循环寿命较长的动力电池,可通过梯次利用的模式用于储能领域;(2)对于循环寿命显著下降的电池,可提取其中的金属氧化物、有机电解液、塑料外壳等再生资源。
梯次利用是适用于废旧动力电池的一种节能的回收方式,通过延长动力电池使用期限的方式实现经济性目标。一般而言,当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左右时,动力电池将被淘汰,但此时的动力电池仍然能用于储能设备,投放到商业住宅储能站、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站以及电信基站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