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和政策引导的方向显示,三元动力电池是发展方向,是目前更理智的选择。目前电池回收政策已经出台,责任主体已经明确为车企,当补贴全面退出后,真正具有实力的三元电池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
此前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虽然呈现出多种电池类型同台竞争的市场格局,但是三元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2018年补贴新政的落地,在对成本敏感度极高的商用车领域,因成本下降幅度要求加大,部分企业策划用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推广车辆。
一些车企高层直言,由三元转向磷酸铁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开年以来,钴价呈现大幅上涨迹象,三元受钴价波动影响大,价格下降空间较磷酸铁锂有限制;另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一整年的降本提质,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上已大范围实现超过115Wh/kg的要求,足以达到补贴的能量密度标准。
不过,也有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商用车车企迫于成本压力,磷酸铁锂或略显优势。但从长期来看,也就是当补贴全面退出后,三元电池将更具有竞争力,也更具性价比优势,选择三元电池在未来新能源市场中的淘汰风险更低,意味着商用车选择三元电池在未来市场主导的趋势下将会走得更远。
同时,无论是车企还是终端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持续提升,以及对技术指标的持续提升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从应用场景来分析,三元电池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
商用车市场兴起 三元与磷酸铁锂博弈
受政策和电商市场发展的影响,新能源商务专用车市场容量,从2017年开始表现大幅提升。京东、阿里巴巴等宣布在3-5年内将传统燃油物流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可以预见,新能源商务专用车市场容量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7年第295批新能源车公示的数据显示,商务专用车车型占比逐渐提高,年底有小幅回调(见图1)。
图1
在新能源商务专用车领域,业界公认三元的地位,但302批公示显示,磷酸铁锂逐渐侵蚀三元在商务专用车领域的地位(见图2)。
图2
究其原因,钴价上涨是主要因素,使得当前磷酸铁锂价格略显优势。而物流车对于造价极其敏感,为迎合终端需求,一部分车企需要压缩核心部件成本。可这真得就能降低成本吗?对新能源车企来说是谨慎的吗?且看以下分析:
1、能量密度超铁锂10%三元淘汰率低
从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政府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的引导以研发创新为主。
根:2018年2月工信部发布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来看,对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和车速做了详细的量化规定,要求商务专用车能量密度不低于115wh/kg。
针对2017年1-12批和2018年第1批(标注为第13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中纯电动车型配套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驶里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发现,三元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出10%(见图3)。
图3
经统计在2018补贴新政下,配套磷酸铁锂电池的现有车型有77.4%将被淘汰,而配套三元电池的现有车型淘汰率仅46.8%(见图4和图5)。也就是说新能源商务专用车选择三元电池在未来市场主导的趋势下将会走得更远。
图4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