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支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开幕式现场,众位行业领导、专家就“聚焦储能项目开发、合理优化设计”展开了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场对话。
储能要提倡一主多辅的应用,单纯的峰谷电价差下的储能价值不会完全被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讲,储能竞争对手不在市场空间,而是与其他发电主体的竞争。未来三年内伴随着新能源价格大幅度下降,在能源革命体系下,储能会有更好的获益空间。
广东电网现货市场今年会上线运行,调峰调频、电力需求侧管理也会同步适应现货市场建设,这对储能春天的到来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在输电和变电领域的储能应用,由于国内电网太坚强,未来的前景不是很明确。
储能市场回报在哪里?怎样去探索更多的价值应用?企业该如何选择储能项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聆听这些专家和企业开拓者的精彩解读。
主持人:
来小康 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所资深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讨论嘉宾:
彭晓峰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主任
王霁雪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副主任
赵 伟 广东电网电科院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
汪 超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产品总监
张子峰 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黄绵延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Brad Hanauer 银隆新能源国际储能研究院院长,奥钛中国技术总工
来小康:我参加过几届储能国际峰会,越来越红火。市场在哪里?市场回报在哪?我们用什么技术能赢得市场回报?这些问题估计仍然是困扰搞储能同事们的问题。但我也注意到,近几年关于这个问题的破解正在产生变化。2016年以前谈市场在哪里时,大多数从事储能行业的人都盯着示范工程。市场回报在哪,当时期待政府给予大力度的支持。谈到用什么技术的时候,我们更关注是储能本体技术,用什么储能技术,用什么电池,用什么系列,物理还是化学的。几年过去我们也发现了变化,大家已经不盯着示范工程和政府补贴了。大家都在努力地自己想办法,从关注本体技术转向关注运行技术,包括怎么用好储能装置。在座专家是有资格说这个话题,我们期待着他们给我们精彩的解读。
两年收回成本 比亚迪如何拿到国外个调频项目
张子峰:比亚迪是做设备的企业,大家现在看到比亚迪做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传奇。美国项目的来源是这样的,原来美国有一家电力服务公司,在我们美国的个调频项目出现之前,跟比亚迪做了很多轮的谈判,它的目标就是PJM调频市场,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就跟我们讲集装箱装电池和PCS要达到什么指标,后价格什么的反复地谈,谈很多轮以后也没有订货,但这时我们的方案已经出了,已经有清晰定位说这个东西肯定在美国用,但具体在哪里用,它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当时真的不清楚。这时另一家公司来了,它们来了问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刚好我们说有,它说好吧,我现在就想买,一个集装箱一百万美金,它说现在就可以签合同。所以我们不是主动开发,而是被动地开发,前面的那家公司反而还没有订货,到今天也一台都没有买我们的,这是美国的个储能项目。十几个集装箱没有等出货,又把第二个订单拿到了,因为他们当时一直在比亚迪监督我们的生产过程,它看到了我们生产的组织管理,它认为品质没有问题。它着急挣钱,所以赶紧把第二个单也下了。这家公司是比亚迪真正个调频的客户,后面在美国又有两家公司订货,美国的调频市场卖了132兆瓦。我们说必须打上比亚迪的Logo,它们说没有问题,把我们的也打上。其它的客户很快就知道这是中国的比亚迪生产的,这就是美国的项目。后来我们陆续才知道应用在调频领域的储能项目能这么赚钱,两年多就可以收回成本,他们专门做电力市场的调频服务。
每一个项目都不一样,英国的项目怎么来的呢?比亚迪在欧洲也卖光伏板,欧洲有很多客户。英国的客户是发现了比亚迪除了光伏板之外还有储能的东西,刚好那个时间英国很多在储能界或学术界、新能源界的学者和专家游说政府,取得了储能电力市场的机会,他们说电池储能可以在电力市场里发挥很好的作用。英国的项目是比亚迪光伏的团队跟客户谈后续订单时,客户说先别谈光伏了,听说你们还有储能,咱们能不能先谈储能,如果你的储能能用上,你们的光伏板还继续买。
总之因为我们开发好了储能产品,刚好有机会,机会来了我们也就抓住了。
来小康:张总分享储能市场开拓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银隆新能源:储能系统经济性运行经验分享
Brad Hanauer:我可以给大家分享银隆曾经过去的经验。我们曾经交付过的项目,台是2008年-2009年给PJM市场交付的一台锂离子电池调频系统,我们的客户是AES。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运行经验,我们了解了电网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在实际的应用中电池系统是怎样表现的。我们给PJM市场交付了第二套系统,在这套系统在交付的过程中设计上有调整,在项目的交付过程中,我们公司在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经验。我们给新能源市场交付了几台系统,包括给夏威夷的三个岛屿,欧胡岛、摩洛凯岛、夏威夷岛交付了各一台平滑新能源发电及调频的系统。波多黎各这个小岛是美国的领土,还有给丹麦 维斯塔斯公司(世界大风电设备生产商)都交付了用于平滑新能源发电和调频的钛酸锂电池储能系统。我们开发出几种配合新能源的控制策略,刚才讲的都是示范性的项目,规模不会很大,都是单套系统1兆瓦到2兆瓦的。通过这些项目展示了奥钛和银隆的能力,怎样使得储能系统经济性的运行,我们迎来了挑战。还有一个挑战,因为我们钛酸锂的系统设计寿命都是20-25年,怎么证明给客户真的有这么长的寿命?早的一台距离现在是9年,还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这是挑战。项目从设计到交付的经验过程中也开发出模拟的平台软件,包括热管理,通过系统的运行工况模拟产热和怎样对它进行热管理。对系统进行预测,就是预测寿命的软件平台。随着项目的交付,从2012年至今也经历了被银隆的收购,从2012年收购53%一直到今年100%由银隆控股。我们的技术力量跟银隆整合,现阶段储能系统维护成本,怎样准确地计算它的维护成本,因为这关系到系统中的每一个部件,不光是电池,包括空调防火各种零部件的维护成本的计算是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来小康:银隆的方向是基于电池的特点,主要盯着调频市场。谢谢Brad Hanauer先生的介绍。
国网电动汽车在储能领域的选择和考虑
彭晓峰:储能行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补贴。国家电网和南网公司作为国家大的两个能源服务企业,在能源布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是国家电网的全资子公司,我们在昨天大会上发布了储能云平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聚合储能行业内的分布式储能,大家共同发展。作为国家电网而言,舒董事长已经为公司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义,我们要做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能源互联网大的特点就是互联网+的特性,未来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将占国家能源很大的比重,储能行业对整个的国家能源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他能促使新能源更有效的利用,我们所发布的储能云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比亚迪和银隆等国产品牌在国内新能源行业做很多的耕耘,也获得很多奖。我们希望通过提供的共享开放的储能云的平台,给更多的国内企业创造机会。
去年电动汽车公司的光储充示范项目参评了能源大赛,刚才听张总也介绍比亚迪也做了很多光储充和光伏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国网公司的示范政策推动和为大家提供实际能源服务,促进国家能源发展,特别是促进储能行业的发展。
所有储能行业项目发展,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政策,有些政策是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就像刚才来所说的补贴政策一样,他不能作为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依靠,储能行业的发展一定要依靠市场化运作,产生聚合效应,形成商业模式,这才是储能行业未来的方向。
来小康:彭主任的意思就是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主要提供平台,希望汇聚储能能力与电网互动。
南方电网将重点探索储能在配用电的应用
赵伟:南方电网非常重视储能产业,2016年9月份特别成立了南网层面的储能攻关团队,包括广东电网、双调公司和其他分子公司都有参与。我是广东电网电科院储能所,平时主要工作是做科研项目和比较新的示范点建设技术方案等,为储能技术应用做技术支撑。配用方面,我们认为这是近一段时间的热点。我们希望像江苏电网一样出用户侧储能并网的管理规定,包括整个流程和安全怎么把控。广东发展很不均衡,部分地区配变低电压问题突出,用户投诉问题非常严重,临时改造线路扩容升级来不及,出现了讨论用储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在今年会在湛江等地落地用储能解决低电压问题的试点,但初步算下来成本会比扩容升级改造变压器和线路贵一倍以上。另外,广东地区分布式的光伏点小,面多,总体的容量也不大,阳江新能源光伏的资源比较多,我们今年会进行试点,看采用储能解决电压抬升等问题的能力怎样。
关于发电,大家很关心发布的五个配套文件,提出了调频和调峰的具体政策,包括五毛钱一度电等大家关注的重点。政策的出台也是政府部门,但真正补贴发出来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广东电网的调峰调频的现货市场日前竞价的市场模拟系统,在广东省的中调运行几个月,今年肯定会上线运行。用户侧包括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等都在同步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这对储能真正的春天到来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输变电方面,由于国家的电网太坚强,不像国外建设的规模不大,输电和变电用储能的可能性,近几年看不到很多的应用方向。
团队建设广东省的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我们是一个省的规模。广东省能源局要求广东省内的运营商必须把充电设施接入到平台才能拿到补贴,所以有它的生命力。从现在接入的充电负荷来看,大的全省就是一百万左右的样子,它到不了影响了电力系统层面。我们非常关心国网公司发布的储能云平台怎样跟电动汽车关联,我们也是在探索之中,这是非常好的思路。聚合效应通过一主多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储能的资源,响应电网的调峰调频,非常好的应用方向。
电网公司通过物资采购的形式大批量购置储能目前不现实,我们作为推动方,推动电池厂家在广东范围内做了个10kV并网的标杆性的项目。我们在过程中协助它跟东莞的地调看怎么并网接入。这是引领性的示范,希望通过项目积累经验,把广东的用户侧储能并网安全管理和测试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