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已过去7年,污染的水和土处置仍然是遗留难题。
当地时间2018年3月19日,韩国首尔,民众在日本大使馆前示威,抗议进口福岛水产品。(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截至2017年初,污染土等废弃物总量已超过1500万立方米,虽然东电公司已在福岛核电站附近规划了一个可容纳2200万立方米废弃物的过渡性贮藏地,逐渐将分散于各处的废弃物集中保存,但终如何处理核污染废弃物依然没有眉目。
污染水经过净化处理后被储存在核电站内的近千个巨型储水罐,总量约100万吨。外界质疑称,处理污染水的措施无法满足每日新增的污水发生量。
2018年3月29日,负责福岛核事故善后处理的日本经济产业省核事故办公室国际事务主任樋本谕来华参加亚欧会议第五届核能安全研讨会,“我认为中国人很少有机会了解福岛核电厂的一些状况,外界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所以想要向媒体说明。”
“对福岛存在误解”
南方周末:你们认为外界对福岛的印象,存在一些误解,主要是哪些?
樋本谕:对,我们觉得各国人对福岛的印象还停留在事故发生时的一些画面。
2017年2月,日本在对福岛核电厂2号机组内部进行调查时,当时2号机安全壳内的放射剂量一个小时达到了70希沃特。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曾经提醒赴日观光客谨慎前往福岛。但这个剂量是它的中心部位,对厂区外的非避难区域没有影响。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没有影响”?
樋本谕:在事故发生以后,我们划出一些避难区域不能进入,包括厂区外一部分区域。国际规定的标准是一年连续接收的辐射剂量不超过20毫希沃特,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非避难区域一年1毫希沃特。
核污染禁区(视觉中国/图)
现在你甚至可以去福岛核电站参观,每参观一次,你受到的辐射是0.02毫希沃特,这只相当于拍两次牙科X光片,因为每次X光照射受到的辐射是0.01毫希沃特。
南方周末:但是日本媒体称,福岛当地中小学生返乡上学不到一成,为什么?
樋本谕:事故过去7年,有的在临时避难的区域找了工作,孩子们融入了新学校。有些人其实也急于回老家,但是老家是在避难没有解除的区域。还有些人觉得有必要采取一些风评方面的措施,是因为福岛的辐射危险被过于强调了。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即使在日本国内,民众对于福岛事故后的核辐射尚无全面的认知?
樋本谕:实际上我们平时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辐射。福岛县很大,有些地方比如福岛市、郡山市、会津地方等离核电厂很远。福岛县和我们正在努力把这些信息告知大家。
2017年2月16日,一个自走式“蝎形”机器人进入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新华社/美联/图)
“受污染水土如何处理仍悬而未决”
南方周末:福岛核电站废炉中的燃料碎屑现在似乎仍然没被取出,计划怎么处理?福岛的计划处理终年限是30到40年,现在是否能够如期完成?
樋本谕:东电公司对辐射剂量高的区域,利用机器人和摄像镜头对辐射剂量和温度进行了测定,根据我们的判断,2021年能次把散落在堆芯的燃料碎渣少量取出来。
在事故发生当年,我们做了中长期路线图,提出在事故发生10年后开始取燃料碎屑。根据当时计划和现在的进展,整个过程中30年到40年应该是妥当的。
南方周末:此前报道说挖出的污染土要存放在临时的中间储藏地,现在明确了终的处置方案吗?
樋本谕:终这些废弃物应该如何处置还在研究中。现在环境省有个示范工程,重新利用这些废弃物。去污后的土壤作为再生材料,用在经过长年累月也不会发生人为的特点变化的用途上,例如限用于防潮堤及道路的填充等,这种实验项目正在进行。
南方周末:筑成防潮堤,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土会不会再次污染海洋?
樋本谕:正在考虑妥当管理下的限定利用。为此正在以公共事业形式实施实验及示范工程。终是否采取,还要根据这次示范工程的结果再做研究。
南方周末:东电公司说把福岛事故产生的污染水排入大海,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