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电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必须超前于当地经济发展。只有加快建设各级坚强可靠的电网设施做基础,才能保障电力“送得进、用得好”。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国内外发达城市的今天就是乌鲁木齐市的明天,在电网建设方面尤其值得借鉴。在电网结构方面,东京电网在城市外围形成500千伏三层U形半环,经275千伏枢纽站向市区内275千伏链式网供电;北京电网在城市外围形成500千伏双环网,经220千伏枢纽站向市区内220千伏环网供电;上海电网在城市外围形成500千伏双环网,经220千伏枢纽站向市区内220千伏终端站馈供。东京、北京、上海均在市内核心地带建设有500千伏变电站。但目前,乌鲁木齐电网外围750千伏单环网建设仍未完成,且布点不足,中心城区及北部、南部新城区220千伏枢纽站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新老城区缺乏电源支撑,受城市地形、区域发展等地理条件限制,高压线路进城极少,限制了中心城区的供电能力。
投资超104亿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鹤壁市华维测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鹤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鹤煤集团科技处下属的科技型实体企业,主要承担鹤煤集团
煤矿、
选煤设备、
煤仓、
料仓、
破拱、
空气炮及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改造、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力量雄厚,机加工艺完善,产品检验及使用环境标准规范,质量管理严格遵循国际ISO:9000认证标准,实施产品“三检”制度,即用户使用验收制度,产品质量跟踪制度,售后信息反馈制度。倾心打造稳定、可靠、具性价比的工矿自动化产品。
未来电力缺口将达到300万千瓦如何尽快破解未来可能出现的“电力困境”,使电力真正成为助力城市腾飞的翅膀,从相关的规划中,我们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在产品研发方面,采用CAD绘图、三维造型、模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手段,不断追求智慧的无限提升,实现电器科技与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在工矿自动化设备领域不断创新,引领市场,成就经典。全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接、程控氩弧焊、数控模数加工、精密压力铸造、智能静电喷涂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产品性能。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优良的制作技术,使得产品尽显一流品质。
2014年,乌鲁木齐市全社会用电237.6亿千瓦时,地区大用电负荷529.4万千瓦,随着核心区地位的进一步凸显,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为622亿千瓦时,全社会大负荷为9030兆瓦,年均增长率为11%。
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乌鲁木齐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定位,将立足自身地缘、资源、市场和文化优势,加快城市工业化、国际化、生态化、人文化进程,打造以“五大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乌鲁木齐市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必将要求充足的电力作为保障。预计“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电网需新增750千伏变电容量75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容量612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375万千伏安,合计新建(扩建)变电站57座,建设任务异常繁重。
联系电话:0392-3280885
手机:13603920885
邮箱:farvict@126.com
地址:鹤壁市 高新技术开发区 金山工业区 淇山路39号
乌鲁木齐电网“十三五”发展总体目标显示,“十三五”期间,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电网建设投资总计为104.34亿元,其中750千伏投资为29.9亿元,220千伏投资为28.71亿元,110千伏投资为25.59亿元,35千伏及以下投资为20.14亿元。建成乌北、达坂城、亚中、甘泉堡(五家渠)、乌昌750千伏变电站5座,增容达坂城变第二台主变,750千伏变电站总容量将达到为1500万千伏安,形成环乌昌经济核心区域的750千伏双环网。同时,加快220千伏电网建设,强化220千伏骨干网架,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4座,形成以75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以双回链式、双环网为骨干网架的分片分区的网架结构。此外,配电网的综合整治和配单自动化工程的实施,将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配网负荷分布不均匀,点负荷较多,造成局部负荷过于集中导致部分线路出线重载问题。
2016年开始,乌鲁木齐电网将发展为受端电力网,经测算,“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电网的电力缺额在200到300万千瓦之间,缺额只能由新疆主网下网。目前,乌鲁木齐电网输电断面传输能力受线路传输容量限制,严重影响下级电网的受电能力,这将严重制约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所以,必须推进电网规划项目落地,通过加快乌鲁木齐电网接受超高压电力输入通道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增加枢纽站布点,建设坚强网架结构,确保新疆主网电力资源能够通过超高压输电网络输送至负荷中心,才能为乌鲁木齐电网提供坚强可靠的电源支撑,有效解决电力缺额较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