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庆元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订,主要阐明县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开创建设中国避暑胜地的新局面
(一)发展背景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迫切的转型要求,我县着力打造“寻梦菇乡、养生庆元”区域品牌,加快建设中国避暑胜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7.07亿元,年均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41458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4.3%,在全市的位次稳中有升。生态经济特色初显,竹木、食用菌、铅笔加工等特色生态工业发展良好,先后获“中国竹制品产业基地”“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中国铅笔生产基地”“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全国电商百佳县”等称号,生态休闲旅游业加快推进,成功创建百山祖国家4A级景区,获“全国美生态旅游示范县”、“中国食用菌美食名城”称号,“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区域设施日趋完善,龙庆高速建成通车,衢宁铁路项目顺利开工,屏都新区基础框架全面拉开,省道改建、通景公路、输变电工程以及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完工。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异地搬迁扶贫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优势日益彰显,荣获2015中国绿色竞争力强县,绿色发展成果位列全国,全县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全省首批、全市完成“清三河”治理任务,成功创建生态县,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县,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注: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⑵〔〕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⑶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
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总体上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仍然存在。但宏观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县而言,既面临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协同推进的难得机遇,也要直面亟需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发展未来,我县作为“中国生态环境县”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有条件争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排头兵,加快探索出一条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率先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但也要认识到,我县城乡建设滞后、生态产业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我县,“十三五”时期仍需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做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文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路径、聚焦发展重点,发挥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优势,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县的率先探索和生动实践,努力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避暑休闲养生品牌——“中国避暑胜地”。
(二)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两富”“两美”总目标,坚持发展要务,以转型跨越、绿色赶超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着力建设中国避暑胜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打造“寻梦菇乡、养生庆元”。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我县必须聚焦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城乡制度、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探索三次产业的生态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我县生态产业新体系。
——协调发展。坚持推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做大县城,加快构建“西进东出”大交通格局,加快东部乡镇转型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与城市化协同推进、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双向融合、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